我國冷卻塔產業發展于九十年代中末期達到了鼎盛。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冷卻塔技術水平與國外的技術是不分伯仲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先的。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隨著市場上冷卻塔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產業規模隨之開始擴大,產業鏈條迅速延展,行業內誕生了一批追求節能、節水、高效、低噪等產品綜合性能協調發展的優質企業。 二十一世紀:全面發展 一、企業數量居高不下 自1992年我國開始實行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其經濟大潮不斷沖擊著冷卻塔產業的發展。尤其在我國加入WTO以后,越來越多的人們看到冷卻塔行業的市場潛力。 據相關人士在2005年統計,國內冷卻塔生產企業已達3500家以上,在河南沁陽、江蘇武南、平望、浙江上虞等地,生產企業都在50家以上,有些地區超過100家。數據雖然令人難以置信,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此時冷卻塔行業的熱度。另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冷卻設備分會(以下稱“冷卻設備分會”)統計,2014年國內冷卻塔企業中:1億以上年銷售額的企業約15~20家,年銷售額在5000萬以上規模企業約35~40家,年銷售額在1000萬~5000萬的企業約50~60家。其中,規模大的約6億多元,小的只有幾十萬元。且已在我國華北、華東、華南等地區形成了幾大產業集聚區,如江蘇的常州、無錫、吳江,浙江的紹興,廣東的廣州、東莞,山東的德州、濰坊,河北的滄州、棗強、衡水,河南的沁陽以及上海等地區。 二、產業效益不斷走高 隨著國家工業發展及基礎設施建設的穩步推進,冷卻塔等循環冷卻設備的市場需求普遍較大。據冷卻設備分會統計數據顯示,僅2014年,冷卻設備市場需求便達到128.4億元左右,其中冷卻塔約為84.7億元,空冷器約為43.7億元。冷卻塔域,工業塔的市場需求約為43.2億元(含閉式塔的18.6億元),占冷卻塔市場需求的51%;商業塔的市場需求約為41.5億元,占冷卻塔市場需求的49%。 有需求就有市場。據冷卻設備分會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冷卻塔行業總體盈利能力持續增加,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已由2013年的9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37億元。其中,開式冷卻塔占比過半,貢獻著大部分產業效益。然而隨著越來越多國家節能、節水、環保政策的發布和實施,閉式塔、消霧塔、低噪音塔等產品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高。未來,也勢必會占更多市場。 圖1 冷卻塔行業近幾年來的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三、產品業化 產業聯動化 作為多部分組件構成的換熱設備,冷卻塔產業往往與水泵、風機、玻璃鋼材料、鋼鐵、樹脂等其他產業緊密相關。從而衍生出了冷卻塔用風機、減速機、水泵、噴頭等一系列業產品。使得各零部件所在的產業互相產生聯動。 以風機來看,制造企業為滿足各種各樣的冷卻塔需求,從而研發出了不同型式、各具特點的冷卻塔用風機,如耐高溫型風機、側吹型風機、防腐型風機、低噪型風機等。逐漸地,冷卻塔產品可依據不同的應用環境、不同的性能要求從而更具針對性的朝業化發展,從而帶動著零部件產業的相互進步與發展。 四、技術上的探索 2000年后,隨著冷卻塔產業的逐漸成熟,國內外技術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早先傳統普通的冷卻塔技術已越來越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一批新型、高效、節水的制造工藝技術在行業中不斷被研發出來,使得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同時也為研制產品創造了條件,有力地推動了產業升的步伐。如冷卻塔消霧節水技術、冷卻塔變流量均勻配水技術、冷卻塔高位集水裝置、中部進風逆流閉式冷卻塔、離心鼓風橫流式側出風冷卻塔等等都是企業不斷創新的產物。 圖2 中部進風逆流閉式冷卻塔中部進風逆流閉式冷卻塔是在閉式冷卻塔的上部布置填料、下部布置管束,在冷卻塔中部的兩個側面開進風口引入空氣,空氣進入后一部分向上流過填料從冷卻塔頂部排出,一路向下流過管束,然后從排風口通道向上流動,從冷卻塔頂部排出。 圖3 離心鼓風橫流式側出風冷卻塔離心鼓風橫流式側出風冷卻塔是一種水流從塔上部豎直落下,空氣水平流動通過淋水填料后從側面排出,氣流與水流正交的鼓風式機械通風冷卻塔。 五、品牌意識進一步強化 中國冷卻塔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不斷壯大,在全球化的天,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的商品以及資本將加快輸出,這其中的關鍵便是企業品牌的輸出。如何提升企業品牌競爭力,幫助我國企業品牌走出去,將成為中國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關鍵。據冷卻設備分會統計,雖然近年來國內冷卻塔市場需求有所下降,部分規模以上國內企業營業收入總額和利潤總額均出現下滑的跡象,但是BAC、SPX等一些外資公司,憑借品牌優勢仍呈現增長態勢,且增速明顯,在國內冷卻設備行業高端市場域占有很大一部分市場份額,彰顯了品牌力量帶來的經濟效益。國內規模以上的冷卻塔生產廠家也意識到品牌的作用和影響力,通過加入性的冷卻塔行業組織、參與冷卻塔國家標準編寫、建立的綜合性冷卻塔實驗測試中心等途徑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提升管理水平,積拓展國外市場,樹立品牌,不斷推進品牌的 |